(网经社讯)6月30日,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2025年5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。 截至2025年5月31日,全国共有38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,环比增加3家。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5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.70亿单,环比增长5.9%。
从本月情况看,有以下特点:
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,按订单合规率(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)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喜行约车、旅程约车、如祺出行、享道出行、阳光出行、及时用车、T3出行、曹操出行、滴滴出行、花小猪出行。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喜行约车、如祺出行、旅程约车;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曹操出行(-3.1%)、花小猪出行(-3.5%)、及时用车(-6.4%)。
其中,面向乘客、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(俗称“聚合平台”)完成2.79亿单,环比增长5.6%。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花小猪出行、滴滴出行、高德打车、携程用车、百度打车、腾讯出行、美团打车。
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,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分别是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济南、厦门、郑州、南宁、天津、贵阳、福州、青岛、合肥、石家庄、长春、西宁、南京、宁波、重庆、长沙、海口、南昌、大连、拉萨、太原、兰州、昆明、武汉、呼和浩特、银川、哈尔滨、上海、西安、沈阳、北京、乌鲁木齐。其中,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济南、厦门、郑州、南宁、天津、贵阳、福州、青岛、合肥、石家庄、长春、西宁、南京、宁波、重庆、长沙、海口、南昌等22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%以上。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拉萨、大连、哈尔滨;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海口(-4.4%)、上海(-5.2%)、西安(-14.6%)。
根据监管平台数据,截至4月底,共有87家平台180天以上未传输数据,包括:
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的2025年5月监测数据,2025年5月网约车市场呈现出"总量增长、结构分化"的显著特征。以下从行业规模、运营效率、区域差异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。
一、平台合规率分化:自营与聚合模式的博弈
2025年5月网约车平台合规率呈现出明显的"两极分化"趋势。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,喜行约车、如祺出行、旅程约车合规率增长最快,而曹操出行(-3.1%)、花小猪出行(-3.5%)、及时用车(-6.4%)则出现明显下滑。这种分化主要源于两类平台的合规管理策略差异:自营平台通过垂直整合和严格审核实现高合规,而聚合平台因依赖第三方运力导致合规率较低。
自营平台如如祺出行、喜行约车等合规率增长较快,主要得益于其严格的司机和车辆管控机制。例如如祺出行依托广汽集团资源,建立自有车队并实施"洁净服务标准",通过如祺学院对司机进行系统培训,确保服务质量和合规性。
相比之下,聚合平台如滴滴出行、曹操出行、花小猪出行等合规率增长乏力甚至下滑,主要受制于其业务模式。聚合平台作为"信息撮合者",法律定位为"网络服务提供者",不直接承担承运人责任,也无需对司机和车辆进行直接审核。曹操出行2024年订单合规率已处于低位,2025年进一步下滑至83.9%,主要因其85.7%的订单来自聚合平台,失去对运力的直接管控权。
合规率差异还与平台扩张策略相关。滴滴出行在2025年3月被多地(如长春、西安、乐山)处罚,要求清退违规车辆,但其业务"瘦身"和成本压缩导致合规投入不足。
二、聚合平台与自营平台的合规管理策略对比
聚合平台与自营平台在合规管理上存在根本性差异,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平台的合规率表现。聚合平台作为"信息撮合者",主要对接入平台资质进行审核,不直接审核司机/车辆资质;而自营平台则通过垂直整合和严格内部审核实现高合规。
在审核机制上,聚合平台如高德打车仅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资质进行审核,不直接审核司机/车辆资质,依赖第三方平台执行合规。
在政策应对上,聚合平台面临"连带责任"压力。多地要求聚合平台承担连带责任,但法律定位未明确,未来可能通过"政企协同"模式推动其加强审核。
在技术投入上,两类平台存在差异。自营平台更倾向于开发安全技术工具,而聚合平台技术投入侧重于信息撮合与流量分配。
三、城市合规率排名变化:政策执行力度与市场结构的影响
城市合规率排名反映了不同地区政策执行力度与市场结构的差异。2025年5月,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,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济南、厦门、郑州、南宁、天津、贵阳等,其中22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%以上。而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是拉萨、大连、哈尔滨,增长最后3名的是海口(-4.4%)、上海(-5.2%)、西安(-14.6%)。
高合规率城市(如成都、深圳)主要依靠严格的政策执行和创新的管理机制。例如成都推出了"合规积分银行"制度,将司机合规行为与接单优先级挂钩,形成长效激励机制。
相比之下,低合规率或下降城市(如上海、西安)则面临政策执行不力或市场结构失衡的挑战。上海网约车合规率常年处于30名左右,几乎垫底,主要因"京籍京车"政策要求司机必须为本地户籍,但合规运力仅2.1万辆,远低于实际需求,导致平台依赖非合规资源。
四、未来发展趋势:合规深化与智能出行双轮驱动
2025年5月的数据特征预示着网约车行业正步入"合规深化期"与"智能出行期"的叠加阶段。行业将从"规模扩张"向"质量提升"转型,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重塑市场格局。
政策监管也将更加精准化。多地已开始探索聚合平台的监管模式,如济南条例明确聚合平台为"为网约车经营者与乘客提供信息中介、交易撮合服务的第三方网络聚合平台",应当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资质进行审核,但未强制穿透式审核司机/车辆。未来监管将更加注重"政企协同",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监管机制,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。
【小贴士】
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,长期关注移动出行,我们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、网约车:滴滴出行、曹操出行、T3出行、花小猪出行、享道出行、阳光出行、万顺叫车、首汽约车、嘀嗒出行、神州专车、斑马快跑、帮邦行、飞嘀打车、量子出行等;2、Robotaxi: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、萝卜快跑、如祺出行等;3、聚合平台:高德打车、百度打车、腾讯出行、美团打车等;4、租车:一嗨租车、神州租车、悟空租车、华夏出行、GoFun出行等;5、共享(电)单车:青桔单车、美团单车、哈啰出行、松果出行等;6、停车平台:ETCP停车、爱泊车等;7、代驾平台(3家):e代驾、爱代驾、安师傅代驾等;8、在线旅游:携程、同程旅行、马蜂窝、美团旅行、去哪儿、飞猪、途牛、穷游网、客路旅行、在途商旅、猫途鹰、KKday、皇包车、稀饭旅行、航旅纵横、众信旅游等;9、民宿短租:途家民宿、木鸟民宿、小猪民宿等。
网经社移动出行台(DCX.100EC.CN)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,重点关注在线旅游、酒店民宿、网约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顺风车、代驾等业态。提供媒体发布、报告榜单、融资、会员等服务,是移动出行从业者、媒体、投资者、用户的首选平台。(如果您是业内人士,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:clt7513)